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3日电(记者 位林惠)“两办《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》要求构建央地互动、区域联动,政、行、企、校协同的发展机制,令人振奋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树奎在接受《人民政协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他今年提交了《关于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,深化产教融合,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》,建议真正打造企业重要办学主体,解决职业教育深层次、结构性问题,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。
范树奎指出,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目前仍面临机制不完备、内生动力不足、参与度不够、政策可操作性差等问题。虽然强调产教融合,但有时仍存在校企双方形式化参与、唯建设指标论、企业被动式作陪衬等情形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没有凸显,行业引领型企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够。“岗课赛证”融通缺少规范化标准指导,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工作亟待启动,相关部门遴选的培训评价组织不能互通互认。产教融合建设内涵有待提升,缺乏对具有产业引领性前瞻性人才培养方案、教学资源等方面建设的系统性布局,校企联合培养顶尖技术人才的路径相对滞后。
就此,他提出了四项具体建议措施。
一是政府部门支持、引导行业引领型企业成为真正的办学主体,将其融入职教改革的各项措施、重点工程,解决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动力问题。政府部门要在实施层面制定有效的传导机制,优化国家产教融合评价机制,地方政府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和购买服务、补贴等直达激励措施。明确校企联合申报建设的系列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重大项目,建立校企战略发展紧密协同的办学示范引领效应。
二是优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。加快推动“学历证书+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”制度试点完善升级为常态化制度,完善围绕新职业、新技术、新需求的新证书动态更新机制,增强证书的权威性。有关部门遴选职业技能培训评价组织时,要实现部门间培训评价组织互通互认,破除企业参与的监管政策障碍和区域壁垒,建立起全国通用适用的职业技能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和运行体系。
三是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将产业资源有效转化为教育资源。制度化推动企业资源进育人标准、课程标准、教材标准和院校评价标准;遴选龙头企业成为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国家培训基地;鼓励和支持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和战略布局的需求,遴选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产业学院,多元联合制定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,打造系列前瞻性产业课程,作为国家级标准课程的重要构成;创新校企联合培养职业研究生和博士后流动站,遴选行业引领型企业与职业院校进行1+2或1.5+1.5的培养模式,加速职业研究生、博士后流动站的培养模式落地。
四是进一步提高行业企业专家在国家职业教育咨询专家机制和行(教)指委中的咨询作用。充分听取和征求企业专家意见,提高行业企业专家在专家咨询机制和行(教)指委各项工作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,提高专家咨询机制和行(教)指委中行业企业专家比例。